7 Nov 2012

回顾自然户外考察(之二)· Environmental field study in retrospect (part II)

温故知新,人之所以看回旧照时会发现新事物,是因为自己成长了,同一个事物有了另一番模样。这次谈谈 4 年前自己在金马伦户外考察看漏了什么(以及校方教漏了什么)。

Gunung Brinchang, Cameron Highlands, Pahang, Malaysia
Gunung Brinchang, Cameron Highlands, Pahang, Malaysia. 2008. Canon 350D.

为了灌输正面的环保意识,教育界不该只是提倡“绿化环境”,因为纯粹“绿化”不代表环保。比方说,一片原始雨林和一片油棕园一样绿,可是动植物的物种数量(species richness)不同——因此“绿意”是不科学的环保指标。传统上,物种数量是生态学家测量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的指标。越多物种代表一个生态环境有越多资源让物种共存(coexistence),越多物种共存又提高该环境的生产率(也就是说更多资源的循环)。总结而言,生物多样性和环境资源的循环是一种正回馈(positive feedback)。

另外,“绿化环境”常常被政府和大公司作为广告台词(所谓的 green / greenery / eco-friendly 等等)。往往他们的“绿化”只是大大声地种树,过后却不加照顾,最终重值树林还是无法回归森林那般的茂盛。破坏了一篇森林后,不代表种会同样面积的树木就能达到相等的生物多样性(如上图,请问我们能容易地种回蕨类、竹、草本植物、姜类、苔藓、棕榈和攀缘植物等等吗?)。如果人民以为这种“绿化”已经足够,那么就没有人施压给政府作真正的环保了。

在下一篇文章内我会详谈刚提及的“物种共存”(coexistence)。
上篇:回顾自然户外考察(之一)· Environmental field study in retrospect (part I)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