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board cover. 2011. Canon CanoScan LiDE 100. |
30 Dec 2011
用久了
用扫描器记录,然后把对比度稍微调高,就能看见自己在键盘上留下的“手指印”。其实那是 keyboard cover。东西用久了,就会留下自己的味道,拥有自己的模样。像一面镜子。
19 Dec 2011
槟岛游记 - 小孩
发现槟岛比较多擅自游荡的小孩。就连游客的小孩,到了这里也仿佛比较自立。长那么大了,这趟旅程中我仍在学习自立。就连点菜这种小事,也是学习之一。学习做大人,不容易。
看着这些小孩,不仅惭愧自己当初没他们那么独立。
看着这些小孩,不仅惭愧自己当初没他们那么独立。
Children of Penang #1. 2011. |
Children of Penang #2. 2011. |
Children of Penang #3. 2011. |
Children of Penang #4. 2011. |
Children of Penang #5. 2011. |
Children of Penang #6. 2011. |
Children of Penang #7. 2011. |
Children of Penang #8. 2011. |
16 Dec 2011
Scannograph
一年前发现扫描器也能摄影。过后,上网发现了少数也在用扫描器(flatbed scanner)实验性摄影的人。一回国就马上拿起自家的扫描器和 450D 坏了的镜头做起实验。
如今尚在实验阶段。粗糙的实验结果,让人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上两个世纪的摄影先祖的心情。 等待扫描器扫描完毕,就好像等待照片慢慢在化学药物中显现那样。更得意的是,我也有机会像那些先祖那样,给这种新摄影方法命名。哈哈。
p/s:Google之后发现已经有人用了 scannograph 这个名词,所以不是我命名的。但是我建议把 scannograph 和 scannogram 区分开来: scannograph 是扫描器配合镜头的摄影;scannogram则只是扫描器的摄影(道理跟 photograph 和 photogram 一样)。
如今尚在实验阶段。粗糙的实验结果,让人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上两个世纪的摄影先祖的心情。 等待扫描器扫描完毕,就好像等待照片慢慢在化学药物中显现那样。更得意的是,我也有机会像那些先祖那样,给这种新摄影方法命名。哈哈。
Scannograph #1. 2011. Canon CanoScan LiDE 100. |
p/s:Google之后发现已经有人用了 scannograph 这个名词,所以不是我命名的。但是我建议把 scannograph 和 scannogram 区分开来: scannograph 是扫描器配合镜头的摄影;scannogram则只是扫描器的摄影(道理跟 photograph 和 photogram 一样)。
15 Dec 2011
雨中小贩
那些对大自然的挑战已经习以为常的人,拥有着我无法体会的毅力。
巴杀下雨。2011。Nokia 3110c。Poladroid processing。 |
雨中小贩。2011。Nokia 3110c。Poladroid processing。 |
12 Dec 2011
学习报告:Lunar Eclipse Timelapse Photography
昨晚傻傻地看着月食,风景过了一半才想起要用录影机录摄。可惜没有事先预习,导致忽略了月亮的轨迹而让她逃离了画面。当镜头焦距很长时,天体的公转就会被凸显。如果大家的三脚架没有 motor 以跟踪天体,那就不要用太长的焦距,否则就不断调整构图,事后剪接。
Lunar Eclipse 2011 (2011).
Lunar Eclipse 2011 (2011).
11 Dec 2011
同
那时在驾车。
忽然,希望全世界的驾驶人士,同时在高速公路上停车,熄引擎,下车;
口口,口口全世界顾着对电脑和电视机的人,关掉荧幕,开门,走到街上。
忽然,希望全世界的驾驶人士,同时在高速公路上停车,熄引擎,下车;
口口,口口全世界顾着对电脑和电视机的人,关掉荧幕,开门,走到街上。
然后,全世界懂得乐器的人,奏起同一首音乐。
最后,全世界的人抬头,望向同一片星空。
高速公路。2011。Canon G5。 |
10 Dec 2011
重看槟岛
成长之后,重看槟岛。“温故知新”成为了这趟旅行的小作业。除了拿这个旅游胜地和外国比较,其实更多的是拿槟岛和吉隆坡比较。
成长了。这次和女友放慢脚步来走。以前的一瞥,变成现在的凝视。每一幕人事物——巴士、外劳、小贩、红绿灯——都能引发一连串的思想,还有有趣的对谈。
槟城茶室一瞥。2011。 |
成长了。这次和女友放慢脚步来走。以前的一瞥,变成现在的凝视。每一幕人事物——巴士、外劳、小贩、红绿灯——都能引发一连串的思想,还有有趣的对谈。
9 Dec 2011
Of Sound, Buses, and Trains
声音是最容易被电影观众忽略的一个环节——即使很多气氛和感情一定要有好声音才能传达好。不同的音乐或声音,同样的画面就赋予不同的感觉。很久前被 DA Pennebaker 的 Daybreak Express (1953) 深深吸引,但是上个月才把那部短片所提供的灵感录摄下来。然后在选择配乐的时候,我重新发现配乐能决定气氛。
到现在我都还没找到很适合的配乐。也许,你可以 mute 掉上面的短片,然后一面播放自己觉得最适合的音乐,一面观看。(两个一起播也很好玩)。
到现在我都还没找到很适合的配乐。也许,你可以 mute 掉上面的短片,然后一面播放自己觉得最适合的音乐,一面观看。(两个一起播也很好玩)。
3 Dec 2011
参照物
24 Nov 2011
梦虫
梦见一只貌似昆虫的怪兽,醒来时候立刻记录下来。最近发现了 The Sims 创办人的另一个游戏——SPORE——对我这种生物学生来说,有种特别的意义。简单的游戏,我更进一步地被激发去思考进化论和人类创意的局限。基本上,只要一个生物是一个头、两个眼睛、一张嘴巴的就不算外星人,而很多“很有创意”的外星人也逃不过人类想象力的局限。Avatar 在这方面有点突破(比如说他们的“马”是3双腿的),但是还是逃不过左右对称的身体设计(Spielberg 的 War of the Worlds 的外星人就比较特别,身体构造是3的倍数)。
换个方式想,与其说是人类的想象力太弱,不如说是大自然的进化已经创造了难以媲美的身体结构。
换个方式想,与其说是人类的想象力太弱,不如说是大自然的进化已经创造了难以媲美的身体结构。
20 Nov 2011
People of Brisbane #1: Sunday
一直很想拥有一个简单却精悍的 35mm (相等于 crop sensor 上的 50mm)定焦镜头,可是现在落得连机身都没有的下场,哈哈。又向 Terence 借来了 Canon 550D,去城市走走。今天的实验是利用他的 zoom lens,一直固定在 35mm ,然后维持光圈在 f/5.6 来尽量达到最锐利的写实感。以下的照片有些成果不错,有些失败,总结来说还是要多练习 35mm 这个焦距。
固定着 zoom lens 的感觉很勉强,感觉就像在拼命用瑞士刀来锯木。这么长的 zoom lens 对着路人,他们也很快有回避的反应,真无奈。最近回顾旧照,发现自己很少发挥 35mm 的功能,很多照片也是用着 18mm 和 55mm 这两个镜头表现最弱的焦距(说着 kit lens)。今天才发现自己原来对 35mm 这个标准焦距如此陌生。
不断地检讨自己才能不断进步,呼。
星期日的 Brisbane City 还真空荡荡。
固定着 zoom lens 的感觉很勉强,感觉就像在拼命用瑞士刀来锯木。这么长的 zoom lens 对着路人,他们也很快有回避的反应,真无奈。最近回顾旧照,发现自己很少发挥 35mm 的功能,很多照片也是用着 18mm 和 55mm 这两个镜头表现最弱的焦距(说着 kit lens)。今天才发现自己原来对 35mm 这个标准焦距如此陌生。
不断地检讨自己才能不断进步,呼。
Crossroad. 2011. Canon 550D. |
Father and daughter. 2011. Canon 550D. Cropped. |
Man on bench. 2011. Canon 550D. |
Rubbish collector. 2011. Canon 550D. |
Old woman. 2011. Canon 550D. |
Passersby. 2011. Canon 550D. |
Balloon twister. 2011. Canon 550D. |
Lady with luggage. 2011. Canon 550D. |
Stray. 2011. Canon 550D. |
Coming to town. 2011. Canon 550D. |
星期日的 Brisbane City 还真空荡荡。
People and their environment #1: Rivers
上课总是被灵感 kacau,被逼立刻记在废纸上。这是上个月的灵感了,今天才有机会完成。这个 photomontage 所采用的照片的来源在 caption 那里,建议你先按去看看,也是尊敬原著的意思(原著都来自 public domain)。
人类已经觉醒。我们知道自己不再是大自然的主人,大自然不由我们任意利用。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开始把“人为”也看成“自然”的一部分。就如管控万物的物理定律,我们和每一个生物一样受着自然选择的管制。
人类和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河流是重要环境之一。全球的液态水之中,河流只占了 0.0001%,所以河流是非常有限的资源。没有河流,就没有水源,没有粮食,没有文明。河流让人类强盛,但是我们正在破坏河流的和谐。
我想我应该就此结束,剩下的让大家思考。
People and their environment #1: Rivers. 2011. Digital photomontage from Geo. Lurich (LOC) (ca. 1910-5) by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Flickr Commons and Braided Drainage (1941) by Pewe T.L., Wikimedia Commons. |
人类已经觉醒。我们知道自己不再是大自然的主人,大自然不由我们任意利用。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开始把“人为”也看成“自然”的一部分。就如管控万物的物理定律,我们和每一个生物一样受着自然选择的管制。
人类和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河流是重要环境之一。全球的液态水之中,河流只占了 0.0001%,所以河流是非常有限的资源。没有河流,就没有水源,没有粮食,没有文明。河流让人类强盛,但是我们正在破坏河流的和谐。
我想我应该就此结束,剩下的让大家思考。
19 Nov 2011
17 Nov 2011
回顾:莫泰熙老师
一直有很多人 google 进来,找的是莫泰熙老师的照片,导致5年前的《莫泰熙先生》一帖点击率很高。这些 googler 的举动渐渐推动了我写这篇文,以重温他的神态。如今,在长夷老师的建议下,我改口称他为莫老师。
对于想看他老人家样貌的人,抱歉——我比较想着重他的手(报纸和网上有很多更好的脸部照片吧)。
那天是2007年8月,不是很记得当时莫老师在给什么讲座,好像是关于董教总的创立辛酸史。 不料几年后,董教总就闹出了一堆风波,直到如今董教总给华人的印象实在是大大贬低了。莫老师在风波出现时就会挺身而出,发表比较直率的言论。室友曾说莫老师他有时太过直率,容易得罪人,到最后也失去说服能力。也许是因为他历年以来的奋斗所致的烈士个性吧。
这种阳刚的个性在现代社会不管用了(因为硬碰硬,到头来大家都输),真令人感叹。感叹社会不再容许人坦诚相对、有话就说,导致华社自己勾心斗角、失去团结。中学和大伙儿经营学会时,体会到团队的团结来自于坦诚。和女友经营感情,更是体会到这一点。
或许我们是时候放下手中的麦克风,停止东指西指,开始学习聆听。同时,在这个大家都在放暗箭的现代,我们是不是还要秉持直率的个性?
莫老师的手。2011。Kodak P850。Cropped, partly B&W conversion. |
对于想看他老人家样貌的人,抱歉——我比较想着重他的手(报纸和网上有很多更好的脸部照片吧)。
那天是2007年8月,不是很记得当时莫老师在给什么讲座,好像是关于董教总的创立辛酸史。 不料几年后,董教总就闹出了一堆风波,直到如今董教总给华人的印象实在是大大贬低了。莫老师在风波出现时就会挺身而出,发表比较直率的言论。室友曾说莫老师他有时太过直率,容易得罪人,到最后也失去说服能力。也许是因为他历年以来的奋斗所致的烈士个性吧。
这种阳刚的个性在现代社会不管用了(因为硬碰硬,到头来大家都输),真令人感叹。感叹社会不再容许人坦诚相对、有话就说,导致华社自己勾心斗角、失去团结。中学和大伙儿经营学会时,体会到团队的团结来自于坦诚。和女友经营感情,更是体会到这一点。
或许我们是时候放下手中的麦克风,停止东指西指,开始学习聆听。同时,在这个大家都在放暗箭的现代,我们是不是还要秉持直率的个性?
16 Nov 2011
巴士司机的引思,非生物的灵魂
今天公共巴士上,司机不知道为什么不爽地跟旁边的巴士打了个手势。旁边的巴士没有反应,然后就驶开了。 然后我感受到巴士司机心情不是很好。怎样?因为巴士一时快一时慢,感觉上司机不是很耐烦地驾驶。久而久之,巴士也渐渐平稳起来,看来她把自己的心情平抚下来了。
突然想到,非生物的表现不就是人的表现吗?一般上的说法是,这个社会是一座千篇一律的工厂,人们像机械人那样过着日子,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但是司机的不耐烦,打破了这个城市给我的刻板印象。周围的车辆、建筑物、路灯、路牌似乎蹦活了起来。每一个背后有个人在操作的非生物,顿时有了生气。
人们给非生物灌输了自己的情绪和个性。不同的驾驶方式、不同的上班时间、不同的门铃、不同的油漆、不同的轮胎……啊,城市也并不那么千篇一律啊。
The bus driver. 2011. Canon G5. |
突然想到,非生物的表现不就是人的表现吗?一般上的说法是,这个社会是一座千篇一律的工厂,人们像机械人那样过着日子,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但是司机的不耐烦,打破了这个城市给我的刻板印象。周围的车辆、建筑物、路灯、路牌似乎蹦活了起来。每一个背后有个人在操作的非生物,顿时有了生气。
人们给非生物灌输了自己的情绪和个性。不同的驾驶方式、不同的上班时间、不同的门铃、不同的油漆、不同的轮胎……啊,城市也并不那么千篇一律啊。
15 Nov 2011
【彭亨,马来西亚】反稀土运动忽略消费者态度
自今年年中,我国彭亨的反稀土运动多多少少都激起了人民的环保意识 [“环保”一词指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并不局限于废物循环(recycling)]。昨天看见 SaveMalaysia.org 关于稀土 (Rare Earths / "Lanthanides")的介绍短片,其中讲解了稀土是什么、它的开采和萃取过程以及它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你可以去看看这个短片,做得不错。但是!但是有一点很快地被带过了。于是我简单地用同样的短片制作了一个 video response,希望能让大家重新检讨这个被忽略的重点——消费者态度。
Recap: Consumerism & Lynas Rare Earths pollution in Pahang, Malaysia (2011). Original video from savemalaysia2011.
我必须重新声明 SaveMalaysia.org 的短片做得很好,反稀土运动(游行等等)也是环保觉醒很好的第一步。只是,大马人还是处于想一半不想另一半的状态。矿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望,因此减少污染的最根本方法就是减少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制造。游行不能 100% 解决问题。我并不是在阻止你享用科技——人人都想活得像个美国人——但是我在请求你适量地想用。
在你购买一样物品时,请你想想下列问题(这些只是一部分):
想一想,老兄,你不是没有脑的。稀土事件本身还牵涉政治因素,想一想。报章、部落格和人民的言论有时候会太过偏激,想一想。欲知更多详情,下面有些不错的网页和短片:
Recap: Consumerism & Lynas Rare Earths pollution in Pahang, Malaysia (2011). Original video from savemalaysia2011.
我必须重新声明 SaveMalaysia.org 的短片做得很好,反稀土运动(游行等等)也是环保觉醒很好的第一步。只是,大马人还是处于想一半不想另一半的状态。矿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望,因此减少污染的最根本方法就是减少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制造。游行不能 100% 解决问题。我并不是在阻止你享用科技——人人都想活得像个美国人——但是我在请求你适量地想用。
在你购买一样物品时,请你想想下列问题(这些只是一部分):
- 这是件必须品(没有它不能活;necessity),还是件奢侈品(没有它还能活;luxury);
- 我是不是在追潮流而已?(记得,潮流叫做潮流是因为你手上的产品过几天就落伍了);
- 我的东西旧了,可是一定要买新的吗?(记得,你的旧产品很可能变成很久才腐烂的填土);
- 这家公司的产品是不是完全 / 大部分采用环保材料,以及尊重劳工权利?
想一想,老兄,你不是没有脑的。稀土事件本身还牵涉政治因素,想一想。报章、部落格和人民的言论有时候会太过偏激,想一想。欲知更多详情,下面有些不错的网页和短片:
14 Nov 2011
Question #13
Question 13. Some beginning photographers complain that there is no artistic subject matter in their locale.
Today a central characteristic of imagemaking is not only to create objects (photographs), but also to escape the restrictive parameters of their "objectness" through content. However, it is a common misconception to link content solely with the subject matter being represented. Photographs that affect people may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e apparent subject matter itself, and everything to do with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that subject. This realization creates limitless potential for subject matter.
Light and shadow are vital components of every photograph. This was recognized early in the medium's history by William Henry Fox Talbot's image The Open Door (1843), which demonstrated his belief that subject matter was "subordinate to the exploration of space and light." The quality of light striking a subject can reveal or conceal its characteristics, which will make or break a photograph.Light may be natural or artificial, but without the appropriate type of light even the most fascinating subjects become inconsequential. Ultimately, light is a principal subject of every photograph that imagemakers must strive to control and depict. As Talbot stated: "A painter's eye will often be arrested where ordinary people see nothing remarkable. A casual gleam of sunshine, or a shadow thrown across his path, a time-withered oak, or a moss-covered stone may awaken a train of thoughts and feeling, and picturesque imaginings." This is the realization that the subject in front of the lens is not always the only subject of the photograph.
R. Hirsch & J. Valentino (2001)
基本上 Hirsch & Valentino 要说的是,摄影师可以赋予一个物体另一层或另一面的涵义。被摄物的涵义不一定在于其身上,而可以是光和影所引发的思绪,或者物体被编排的方式,或者照片的 post-process。更何况,在你构图的时候你已经给眼前的景象重新定义了。这让人想起画家 René Magritte 耐人寻味的话:This is not a pipe。
|
|
|
Hirsch & Valentino 并没有直接回答自己的问题,但是自问自答的同时却批评了那些埋怨自己没有机会去到漂亮景点摄影的人。这些人忘记了好照片并不一定需要漂亮景色、忘记了每件事物都有被摄的价值、忘记了生活的丑陋也可以很美(试问多少人去肮脏的后巷拍过挣扎求存的穷老头?)、忘记了珍惜近在身边的人。
上面 3 张照片,要表达的是我受困于城市生活中的无奈和纳闷。平常的事物也有被摄价值。也许上面的一番议论,只是我的酸葡萄心理在作怪,因为自己也是个没什么机会旅游去看漂亮景点的人。
12 Nov 2011
将近的十二月
北半球一落叶而知秋,南半球却处于处处虫鸣处处花的热天气中。不同的季节,提醒着人年尾快到了。或冬或夏,年尾还是这么过。稍微不同的是年尾聚集了比较多节日。澳洲的广告板已经开始被圣诞节占领了。至今仍然对圣诞节没有感觉,如果要说节日的话,12月会令我想起过冬和汤圆。
很快地2011将会结束。2011年对我来说,是跟着印第安人轻装上路的一年之旅。跟着族长,我们一行人越过大草原、翻过山脉、面临大洋。早上捕猎和收集药草,晚上则坐在火堆前探索自然奥秘。我们只各带了一个小小背囊,沿路上不能把太多东西带走。
于是回到大本营时,我没有满载而归,没有带着令人赞赏的雄伟猎物。但是跟着族长的这些日子中,我的脑和心,很满。
很快地2011将会结束。2011年对我来说,是跟着印第安人轻装上路的一年之旅。跟着族长,我们一行人越过大草原、翻过山脉、面临大洋。早上捕猎和收集药草,晚上则坐在火堆前探索自然奥秘。我们只各带了一个小小背囊,沿路上不能把太多东西带走。
于是回到大本营时,我没有满载而归,没有带着令人赞赏的雄伟猎物。但是跟着族长的这些日子中,我的脑和心,很满。
冬至(2010)。做给老母的短片,记去年冬至。顺便尝试用 vimeo。
窗、树、考试、笔记 和 夏
在捕捉生活方面,录影和摄影各有所长。我想 movie、film 或者 video 都还未涵盖录影的特色,因为大家很容易便忘记了声音。有一个比较冗长但是比较贴切的叫法,就是 sight and sound。
有时候让人在干活时分心的东西不是静态的。窗外那几棵婆娑的树影,还有那股热得让人坐立不安的热流,在动。
窗、树、考试、笔记 和 夏 (2011).
有时候让人在干活时分心的东西不是静态的。窗外那几棵婆娑的树影,还有那股热得让人坐立不安的热流,在动。
窗、树、考试、笔记 和 夏 (2011).
11 Nov 2011
9 Nov 2011
临夏
南半球的夏天快到了。每年都会有不同的小动物来访,今年是壁虎。动物行为学还是个不久前的科目,于是观察壁虎在玻璃窗上的行为成为了小兴趣。
因为房间的灯比晚上的外头亮,所以吸引了很多昆虫。但这些虫儿却被玻璃窗挡住了,结果吸引了很多壁虎在窗上觅食。当然没有一只壁虎愿意和同类分享晚餐,所以他们就开始争地盘。当两只壁虎太靠近,其中一方就会冲前去咬着对方,直到对方挣扎离开。有趣的是,当两个壁虎忙着争夺地盘时,第三者往往能趁机觅食。
只要晚上不吹风、气温温暖,窗外就会上演一场人生笑剧。
A study of herpetological territoriality. 2011. Canon G5. B&W conversion from RAW, pushed 2-stops. |
因为房间的灯比晚上的外头亮,所以吸引了很多昆虫。但这些虫儿却被玻璃窗挡住了,结果吸引了很多壁虎在窗上觅食。当然没有一只壁虎愿意和同类分享晚餐,所以他们就开始争地盘。当两只壁虎太靠近,其中一方就会冲前去咬着对方,直到对方挣扎离开。有趣的是,当两个壁虎忙着争夺地盘时,第三者往往能趁机觅食。
只要晚上不吹风、气温温暖,窗外就会上演一场人生笑剧。
8 Nov 2011
Question #12
Question 12. What are the disadvantages of digital imaging?
The vast majority of digital images continue to be reworkings of past strategies that do not articulate any new ideas. Manufacturers promote the fantasy that all it takes to be an artist is just a few clicks of a mouse or applying a preprogrammed filter. The challenge remains open: to find a native syntax for digital imaging. At the moment, this appears to be one that encourages the hybridization and commingling of mediums.
On the practical side, having a tangible negative allows one to revisit the original vision without worrying about changing technology. One could still take a negative that William Henry Fox Talbot made to produce his first photographic book, The Pencil of Nature (1843-1846), and make a print from it today. In 150 years will there be a convenient way for people to view images saved only as digital files? Or will they be technically obsolete and share the fate of the 8-track audio tape or Beta video system which most people can no longer access?
One does not have to be a Luddite to continue making analog prints. One reason to keep working in a variety of analog processes is that digital imaging tends to physically remove the maker from the photographic process. This is not a romantic notion or a nostalgic longing for the ways of the past. What often is lost is the pure joy of the atmospheric experience of being along in a special darkroom with an orange glowing light, the exhilaration of being physically creative as your body and mind work together to produce a tangible image. The making of an analog photograph is a haptic experience that does not occur while one is seated in a task chair, but involves the smell of chemicals, the sensory experience of running water as an image emerges in the developing tray from a white nothingness. A silver-based photograph never looks better than when it is glistening wet from its final wash. Ans regardless of how long one has been making prints in the darkroom, there is still that small thrill that your photograph "has come out" and now can have a life of its own.
R. Hirsch & J. Valentino (2001)
150 年之后(想一想为什么是 150 这个数字),我想数码相机将成为摄影师追求的复古品,就好像现在的我们收集旧相机、旧镜头和保留胶卷摄影这样。思考未来,我们可以看清现在的摄影趋势。
不管你用什么款式的数码相机,你的动作和百年前的摄影师一样——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分别只是在于事后不必冲洗就能看见图像。那么认真想想,数码摄影真的带来了很多影响吗?除了让人人能举起相机拍照,还有什么重大影响吗?数码摄影并没有创新——是,在科技上我们确实进步了很多很多,但是艺术方面呢?
摄影已经进入瓶颈很久了,只是没有人要大声说出来。
会用胶卷摄影的人形成自己的群体,继续他们的艺术创作,但是这些技术自古以来就没什么变化了;利用数码器材的人形成另一个群体,继续占领摄影界的大部分领地,但是他们的意见只在自己领地里交换着,没有能力购买器材或没有人脉的新手无法融入(而我将会在 Question #13 讨论 Hirsch & Valentino 如何产生专业摄影师和新手的代沟);“普通数码用户”则夹在中间,什么都不用理,快乐地分享着日常上的照片。
回顾旧照。2008。Canon PowerShot A630。Cropped。 |
真正快乐的摄影师也许就是这些“普通用户”。150 年后,你的照片还会有价值吗?会不会很讽刺地,那些“普通用户”无意拍下的照片被未来人重视,而那些高昂摄影器材或者认真构图拍出的照片却被遗忘?现代人人手上有好相机,但摄影师和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想到这些,为什么我们还要认真地按下快门?古老的技术,能不能在现代摄影师的手中复活?新颖摄影工具的躯体,能不能被现代摄影师灌入灵魂?既然 150 年后的人会认为我们手上的数码相机非常值得收藏,那我们为什么不专心利用手上的相机、而跑去收藏旧时的 Nikon FM2 或者 Polaroid SX-70?现代更有趣的现象是,我们先进的数码相机里面有模仿胶卷或怀旧的效果。怀旧只能满足个人对快乐和兴趣的欲望,对摄影的发展却没有什么帮助。
你可以把上述统统看作废话,但是你不能不认真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摄影?
7 Nov 2011
阿基米德的兴奋
为什么人在冲凉房会比较容易有灵感?或者换个提问方式——冲凉的时候你是不是花一大半时间思考?曾经看过一则(用 Paint 画的)黑色漫画,里面提到自己花一分钟认真洗刷,另外半小时思想“人生大道理”。
我认为冲凉房带来两种好处:独处和宁静。
独处和宁静是沉淀思绪的良机。这种情况和一个人搭巴士和吃饭一样,因为你没什么话好讲、没什么东西好做,头脑便自然进行一日行程的整理、继续上一个被活动打断的思考、或者睹人事物而联想。虽然冲凉的时候你仍然在行动,但是那些行为是条件反射性的。你已经下意识地顺利完成整个洗澡过程,根本不用费脑力去调解每个步骤。至于水声,你的听觉神经已经对它产生“习惯”了(stimulus filtering),于是产生了“宁静”。当然有时候你会陷入太深的思考,而那就是你驾车走错路的时候。
好笑的重点是,很多灵感因此而源自冲凉房(不难想象这帖也是)。我想阿基米德的兴奋,不少人也体会过。不过——记得穿了衣服才出来。
我认为冲凉房带来两种好处:独处和宁静。
独处和宁静是沉淀思绪的良机。这种情况和一个人搭巴士和吃饭一样,因为你没什么话好讲、没什么东西好做,头脑便自然进行一日行程的整理、继续上一个被活动打断的思考、或者睹人事物而联想。虽然冲凉的时候你仍然在行动,但是那些行为是条件反射性的。你已经下意识地顺利完成整个洗澡过程,根本不用费脑力去调解每个步骤。至于水声,你的听觉神经已经对它产生“习惯”了(stimulus filtering),于是产生了“宁静”。当然有时候你会陷入太深的思考,而那就是你驾车走错路的时候。
好笑的重点是,很多灵感因此而源自冲凉房(不难想象这帖也是)。我想阿基米德的兴奋,不少人也体会过。不过——记得穿了衣服才出来。
Archimedes in bath. 2011. Digital photomontage. Source images from Wikimedia Commons and Vidar's Junk. |
6 Nov 2011
Question #11
Question 11.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digital imaging over silver-based imagemaking?
As in silver-based photography, digital imaging allows truth to be made up by whatever people deem to be important and whatever they choose to subvert. While analog silver-based photographers begin with "everything" and often rely on subtractive composition to accomplish these goals, digitalization permits artists to start with a blank slate. This allows imagemakers to convey the sensation and emotional weight of a subject without being bound by its physical conventions, giving picturemakers a new context and venues to express the content of their subject.
R. Hirsch & J. Valentino (2001)
当然,Hirsch & Valentino 少说的是数码的“双便”——便利和便宜。不小心发明了一个不可能念到的词,双便……双便……话说回来,暂且不谈胶卷的独特,数码摄影确实让摄影师省了胶卷和冲洗的步骤(虽然自己冲洗印刷还是非常令人兴奋)和费用。费用!这就是为什么上一次扫描胶卷已是那么遥远的过去。不管摄影了多少年,构图还是很有挑战性,时时不得意。虽说数码让人可以作无数的尝试,下面几张照片还是没有一张是满意的。
|
|
|
|
我想不管胶卷数码,摄影器材还是无法让你的照片好看或有意义。照片的内涵主要不是限制于你的器材,而是你的技术和思考。或许,还需要一颗永远不满足的心(不满足于摄影,并非不满足于器材)。
Good pictures are usually the provenance of artists, who are the ones worrying about creating better pictures, instead of making better cameras. This is why women make a disproportionately better share of good pictures than men: women aren't worrying about the gear.
Good photographers...have always been able to make great pictures, regardless of the technology at their disposal
Ken Rockwell in Don't Worry: Just Shoot
5 Nov 2011
残忍教育
到底,小时候就告诉小孩现实,还是长大了才告诉他们——或者让他们自己碰钉子——比较残忍?又或者两者都是残忍的?如果都残忍,那么我们需要想这么多吗?又或者教育本身就是残忍的,因为教育本身就是现实的一分子,而现实是残忍的所以教育也是残忍的?
如果一个人可以越过悲观,那么现实的残忍对他而言只不过是真理。傻人有傻福,没错,但是学会看待现实才能让灵魂达到更高一层的升华。老子无为,并不是他对现实的逃避和装傻,而是一种承认并接受现实的态度,所以不和现实硬碰硬。
如果一个人可以越过悲观,那么现实的残忍对他而言只不过是真理。傻人有傻福,没错,但是学会看待现实才能让灵魂达到更高一层的升华。老子无为,并不是他对现实的逃避和装傻,而是一种承认并接受现实的态度,所以不和现实硬碰硬。
There is no fairy my girl. 2011. Canon 550D. |
4 Nov 2011
Waves and waves of knowledge. Ungraspable.
It is such a pain to live in the 21th century. For it is so hard to grasp every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and ideas that pops up in front of my eyes. The Earth is spinning so fast and wildly, that I am about to lose my gravity and be swung into the deep space.
Auto-tune 和 remix 通常只是用在 pop art 和 pop music 上,但令人佩服的是,melodysheep 这个音乐家利用这两种技术把科学讲座、访问和纪录片谱成歌曲。除了让 Sagan, Feynman、Hawking 和 Attenborough 等人唱歌,其实我最佩服的是作者引用(quote)语句的能力。这么多小时的媒体节目,在作者的引用之下我们只需要几分钟来听。我觉得最令人感到澎湃的是这几句话:
话不多说,享受吧。如果有兴趣请把别的作品也看下去,单单听这些学者的话已经令人激昂了。
大马需要推广科学和哲学思想。与其教育孩子单纯的事实,为什么不教育他们如何思考。就好像 Phil Plait 说的 "Teach a man to reason, and he'll think for a lifetime."
p/s:谢谢萧清的分享,才得以看见这些创作。
p/p/s:如果你有耐性看没有台词、没有故事曲线(non-narrative)和两小时长的人文电影,那么我强力推荐 Koyaanisqatsi (1982)。
Auto-tune 和 remix 通常只是用在 pop art 和 pop music 上,但令人佩服的是,melodysheep 这个音乐家利用这两种技术把科学讲座、访问和纪录片谱成歌曲。除了让 Sagan, Feynman、Hawking 和 Attenborough 等人唱歌,其实我最佩服的是作者引用(quote)语句的能力。这么多小时的媒体节目,在作者的引用之下我们只需要几分钟来听。我觉得最令人感到澎湃的是这几句话:
Information in the form of energy streams in simultaneously through all of our sensory systems, and then it explodes into this enormous collage of what this present moment looks like, what it feels like, and what it sounds like. And in this moment, we are perfect, we are whole, and we are beautiful.
Jill Bolte Taylor
Are there things about the universe that will be forever beyond our grasp? Are there things about the universe that are ungraspable?
Richard Dawkins
One of the great revelations of space exploration is the image of the Earth, finite and lonely, bearing the entire human species through the oceans of space and time.
Carl Sagan
话不多说,享受吧。如果有兴趣请把别的作品也看下去,单单听这些学者的话已经令人激昂了。
大马需要推广科学和哲学思想。与其教育孩子单纯的事实,为什么不教育他们如何思考。就好像 Phil Plait 说的 "Teach a man to reason, and he'll think for a lifetime."
p/s:谢谢萧清的分享,才得以看见这些创作。
p/p/s:如果你有耐性看没有台词、没有故事曲线(non-narrative)和两小时长的人文电影,那么我强力推荐 Koyaanisqatsi (1982)。
3 Nov 2011
Question #10
Question 10. How has digitalization affected photography?
Digitalization has shifted the authority of the photograph from the subject to the photographers by allowing them to extend time and incorporate space and sound. Photography is no longer just about making illusionistic windows on the material world or collapsing events into single moments. The constraints on how a photograph should look have broken down; they no longer have to be two-dimensional objects that we look at on a wall. This elimination of former artificial barriers is also good for those who wish to practice the art and craft of photography because it encourage makers to open the doors of perception to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photographs.
R. Hirsch & J. Valentino (2001)
续三个月前的灵感,这次我发现如何避免 Photoshop 把放大的 pixel 模糊化成顺顺的点线面(因为我就是要突显 pixel)。当你改 image size 时(Image > Image Size),记得把最下面的选项栏从 Bicubic (best for smooth gradients) 换成 Nearest Neighbour (preserve hard edges),那么pixel 就会保持原状、被放大突显。
The digitbird, Vanellus digitalleus. 2011. Canon G5. Cropped and enlarged at 6.4X. |
当你捉到和承认 pixel 的存在时,你才能体会到数码摄影的整个成像过程。这好比,当你承认生物是由小小细胞(或者万物基于12种微粒+4种力?)时,你才能体会生命的奥妙。当你在阅读这个句子时,你的脑细胞正在和它的邻居细胞沟通!是的,这种奥妙并非在于这些小小个体,而是在于这些小小个体之间的互动。
The beauty of a living thing is not the atoms that go into it, but the way those atoms are put together.
Carl Sagan in Cosmos (1980)
对于摄影而言,一张照片的冲击、张力、感动、内容和奥妙则产生于每一个 pixel (或者银化合物)被激发后的排列。简单的道理、简单的排列,就能让你的大脑知道这是一只鸟(或者更精确地说,Vanellus miles)。当你按下快门,一个个体就出生在此宇宙中。
2 Nov 2011
1 Nov 2011
《Photons to Bits and Beyond: The Science & Technology of Digital》观后感
在此介绍一个新鲜讲座,给想要了解更多数码摄影科技的人。
讲师 Eric Fossum (image sensor engineer and primary inventor of the CMOS sensor)
题目 Photons to Bits and Beyond: The Science & Technology of Digital Image Sensors
时间 13 October 2011
地点 Yale University, USA
观后感
我发觉这不只是给物理学家和电子工程师听的。其中有三点非常值得每个人关注:
49 分钟之后基本上都是物理和研究趋势了,我没有听了,开始不明白。总结,overconnection 这个社会影响很值得深思;数码消费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还有这方面的消费者,大家要明智地区分什么是设计来推销的,什么是设计来实用的。
最后,引用一句话:
讲师 Eric Fossum (image sensor engineer and primary inventor of the CMOS sensor)
题目 Photons to Bits and Beyond: The Science & Technology of Digital Image Sensors
时间 13 October 2011
地点 Yale University, USA
观后感
我发觉这不只是给物理学家和电子工程师听的。其中有三点非常值得每个人关注:
- 数码成像科技的社会影响(societal issues of digital imaging):
这个部分从 14 分钟左右开始,其中最吸引人的是 Fossum 提到的“overconnection”。现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新闻可以迅速地传到我们眼前,我们是否已经有心理准备接受这么多地负面消息(如天灾、暴动)?Fossum 过后将提到,有时科技发展已经超越了社会发展。 - 手提电话相机的销售量排名第一:
这方面的真正切入是从 42 分钟左右开始。手提电话相机的销售量远远超越一般的数码相机——这一点也不出奇——目前售出速度到达每秒一架手提电话(1 cellphone per second)。换句话说,每秒就有一架手提电话被丢进垃圾场。 - 市场的威力:
Fossum 最令人摄影师无奈的陈述句是:“the force of marketing is greater than the force of engineering (38:52)” 在 Moore's law 之下,现在很多数码相机——包括 DSLR ——的最大买点就是 megapixel。在给定的 sensor size 上,pixel count (megapixel)越多 pixel size 就越小。现在最好的相机只能把光聚成 4 µm 的小小圆圈,可是一些“高等”相机的 pixel size 已经挤到 2.2~1.1 µm。也就是说,这些太小的 pixel 根本没有 100% 吸收那 4 µm 的资讯(好消息是,我随便抽了几架 Nikon 和 Canon DSLR 来计算,他们的 sensor size > 4 µm 一点点)。而且很多人根本没有用到这么多 megapixel,我觉得这种市场推动了设计师向不实际的方向发展——推高 pixel count 而不是更好的 sensor、更好的 image processor 或更便宜却更大的 sensor size。没办法,消费者觉得发展趋势,设计师也要吃饭。
49 分钟之后基本上都是物理和研究趋势了,我没有听了,开始不明白。总结,overconnection 这个社会影响很值得深思;数码消费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还有这方面的消费者,大家要明智地区分什么是设计来推销的,什么是设计来实用的。
最后,引用一句话:
The original photographs were fine art. Nowadays this form of art is being killed by digital photography, which tends to make photographers lazy....People snap hundreds and delete most of them instead of thinking, planning, focusing and composing the perfect shot at the moment....think about the moment and the composition, and you [will] make significant choices before you press the shutter.请享受这堂课。
Paul Gadd, British photographer and owner of The Print Room, Petaling Jaya(有谁要赞助我去上他的课,我会高兴到爆)
要跳过开场白就从04:27开始
31 Oct 2011
年轻人,别为自己系上绳结
年轻一代,容易陷入困扰,找不到指引,这是肯定的。我们难免在追求自己的目标途中顿时失去自我,难免在遇到挫折时心灰意冷,难免在得不到回馈时遇到瓶颈,难免在别人的成就之下感到自卑,难免……这些都是难免的。
遇到这些“难免”的时候,年轻人便容易在自己的眉头上系上一个绳结。懊恼、意志消沉、关在房间里面陷入自己的乌云中。
我想说的是,无系何需解铃人?我要提出两个看待生活问题的角度。
第一,有些问题根本是不问题——有些事情看起来像是打了结那样,但只要你认真看清楚,其实根本没有绳结。人是喜欢钻牛角尖的动物,尤其是我们年轻人。我们有执著、难听话、不冷静,于是常常忘记跳出框框。这种不是问题的“问题”,其实是所谓“事实”, 是一定会发生的,是人人必经的。
第二,不是全部问题都能被解决的,有些问题只能被面对。这种永远存在、时不时骚扰人的问题包括人事关系、不受赏识等等和人有关的问题。世界上很多种人,不同类的人碰在一起就会有问题,而这种碰击随时都会发生。如果你一昧想着如何解决这种问题,那么你就永远困陷在“解决不到问题”的处境——原地踏步。面对问题不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摆平了问题才迈向目标,面对问题则是绕过问题继续迈向目标。换句话说,面对问题是在问题仍然存在时,不让问题阻止你前进!
年轻人是不会被负面问题打败的,他只会被自己的负面态度打败。
遇到这些“难免”的时候,年轻人便容易在自己的眉头上系上一个绳结。懊恼、意志消沉、关在房间里面陷入自己的乌云中。
无系何需解铃人?2011。Canon G5。B&W conversion from RAW。 |
我想说的是,无系何需解铃人?我要提出两个看待生活问题的角度。
第一,有些问题根本是不问题——有些事情看起来像是打了结那样,但只要你认真看清楚,其实根本没有绳结。人是喜欢钻牛角尖的动物,尤其是我们年轻人。我们有执著、难听话、不冷静,于是常常忘记跳出框框。这种不是问题的“问题”,其实是所谓“事实”, 是一定会发生的,是人人必经的。
第二,不是全部问题都能被解决的,有些问题只能被面对。这种永远存在、时不时骚扰人的问题包括人事关系、不受赏识等等和人有关的问题。世界上很多种人,不同类的人碰在一起就会有问题,而这种碰击随时都会发生。如果你一昧想着如何解决这种问题,那么你就永远困陷在“解决不到问题”的处境——原地踏步。面对问题不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摆平了问题才迈向目标,面对问题则是绕过问题继续迈向目标。换句话说,面对问题是在问题仍然存在时,不让问题阻止你前进!
年轻人是不会被负面问题打败的,他只会被自己的负面态度打败。
30 Oct 2011
Earth, with capital E (or: Land use change in Selangor, 1974-present)
今年多拿环境管理科目(就是不那么纯生物或纯生态的),加上上次实地考察的组员有个是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的 master student,所以最近常用地图和 Google Earth。以前得空的时候,玩地图曾经是一种嗜好,因为我们脚下的星球实在太广大了。于是,玩地图成为了旅行的便宜替代。如今这嗜好成为了功课,成为了追踪人类发展的工具,成为了科学家与民众沟通的桥梁(人人都会看地图,但不是数据和图表)。
Google Earth 有一项很好的教育工具,叫做 Global Awareness Layer (built-in 的),在你的地图上加一层资料以供学习。以下五张地图使用了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 在吉隆坡(或雪兰莪)在 1974-2011 期间的四张地图(最新的那张是 Google Earth 本身的)。
请仔细看看这个地区在 37 年间的转变。你会看见的是:
我没什么发表,主要是让你自己思考。想一想,这些年来的土地变化给了你什么冲击(从地图上看见的,或者自身从周边环境感受到的)?政府和我们人民的一举一动对
后记:这些日子来我已经习惯用大字母 E 来写 Earth,因为之前在书上看见如此写法,觉得有尊敬之意。
Google Earth 有一项很好的教育工具,叫做 Global Awareness Layer (built-in 的),在你的地图上加一层资料以供学习。以下五张地图使用了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 在吉隆坡(或雪兰莪)在 1974-2011 期间的四张地图(最新的那张是 Google Earth 本身的)。
请仔细看看这个地区在 37 年间的转变。你会看见的是:
- 1974 年大部分地区还是绿色的森林,有些农田集中在河边和海边,城市则集中在 Kuala Lumpur (KL) 和 Shah Alam 一带;
- 1990 年,农田没有增加很多,但是 KL 迅速发展,附近土地很多都变成灰色的水泥地。很多森林也开始被孤岛化 (habitat fragmentation) —— 孤岛化是物种灭绝的主因之一;
- 2001年,雪洲各大城市已经开始衔接,但在此同时绿色土地更加孤岛化(同时留意“孤岛”的缩小,例如 Puchong 右边的森林);
- 2005年,吉隆坡已经没什么地用了,所以 Shah Alam 和 Putrajaya 等“郊外”地区成为发展商的目标。我相信吉隆坡已被发展的土地仍继续密集(面积固定,但密度增加),可是地图的清晰度不足以显示;
- 今日,KL 的原始森林已经几乎灭绝(剩下一些难以发展的高地森林?),人类用地已经从KL 无间断地延伸至 Kelang港口一带。水泥地面积超过地图的一半,稻田大约 30%,剩下的“原始”土地就……
- 你还看见了什么吗?
|
| ||||
|
| ||||
|
我没什么发表,主要是让你自己思考。想一想,这些年来的土地变化给了你什么冲击(从地图上看见的,或者自身从周边环境感受到的)?政府和我们人民的一举一动对
- 经济发展
- 人民福利
- 生活素质和
- 环境带来了什么影响?
后记:这些日子来我已经习惯用大字母 E 来写 Earth,因为之前在书上看见如此写法,觉得有尊敬之意。
Subscribe to:
Posts (Atom)